close

肌少症,顧名思義也就是「肌肉」「減少」的意思。一個人的正常老化過程中,排除掉疾病可能帶來的損害,還是會有一定的生理功能減退,其中包含了肌肉量的減少,過了30歲之後肌肉量會以每年1~2%的速度消失,過了60之後消失的速度會更加急遽,而為什麼會特別關注「肌少症」呢? 主要是因為它後續所帶來的個人生活風險,譬如說;跌倒、行動不便、日常生活活動執行困難、甚至是失能等等

而近年來臨床上發現,有「老年衰弱症」的老年人是不良健康後果的高危險群,往往需要較多的健康照護,也較常使用的社會資源系統。這樣的族群只要遇到意外或是疾病,很容易便進入失能、依賴、住院、機構安置或是往生等等。而通常評估一個人是否患有老年衰弱症,主要是從「行動能力」來做核心判斷,而行動能力與肌肉表現佔有很大的相關,這也就是為什麼「肌少症」在老人醫學裡面備受關注。

那到底要怎麼判斷家人或是自己有沒有肌少症?

肌少症,主要要從三個面向去做評估

  1. 肌肉量是否有減少
  2. 肌肉力量是否有減少
  3. 身體功能表現是否有減退

在醫院,醫師要診斷「肌少症」,是必須經過一連串的理學檢查,部分包含儀器的使用,才能做確診。但在一般的居家生活裡面,我們可以透過一些簡單的測試,以及日常生活活動的執行狀況去做觀察。

居家版的自我檢測方式

  1. 肌肉量是否有減少
  • 指環檢測方法(如下圖):用你雙手的拇指及食指環繞在你小腿肚最粗的地方,如果雙手環繞小腿肚還有許多的空間,就代表肌肉量大幅下降的風險越高。

指環測試.png

 

  1. 肌肉力量是否有下降
  • 擰乾毛巾(針對上肢肌力):觀察自己或是家人是否常常毛巾或是抹布擰不乾,如果擰不乾很有可能有肌力下降或不足的狀況。(此觀察需先排除執行者手部沒有其他狀況,如媽媽手等等...)
  • 坐站測試(針對下肢肌力):在雙手沒有任何扶持之下,從坐姿站起,計時30秒,一般來說至少需大於12次,如果低於8次就代表可能有低肌力的問題。

坐站測試.png"

  1. 身體功能表現是否有減退
  • 體重減輕:非刻意減重,半年內體重減輕了5%
  • 體力變弱:走路或是爬樓梯休息的次數變多,容易覺得喘等等
  • 跌倒次數變多:一年內有2~3次以上的跌倒
  • 走路速度變慢:過紅綠燈的時候,無法在時間內通過馬路,或是走路的速度明顯變得緩慢,簡單的測驗方式就是直線行走6公尺,記錄秒數,如果每秒小於0.8公尺,就代表下肢可能有無力的問題。

 

雖然,人的老化與衰退是無可避免,也是生命必經的路程,但是透過適當的保健運動,除了可以延緩、強化自己的身體狀況,即便是已經步入老年之後的生活,也能夠活得更自主更有尊嚴。

K.jpg

arrow
arrow

    問問復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